小 舟
记性好的投资者应该对2018年9月份新财富分析师评选活动印象深刻。除了知名饭局、“辣眼”小视频以及神秘买方嘉宾之外,不规范的分析师评选给投资者留下的更多是混乱的印象。
在券商分析师相关评选活动暂停一年之际,10月8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制定并发布《证券分析师参加外部评选规范》,要求证券公司应对分析师参加评选活动进行统一管理,建立分析师参加评选活动各个环节廉洁自律的内控机制。这意味着,那些过去挖空心思想依靠“刷奖”加薪、靠举办评奖活动敛财、靠“山寨”评选请客送礼的人群可能再没有以奖牟利的门路了。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证券研究报告发布业务取得较大进步。通过对上市公司深入研究和估值分析,证券研究在发现市场投资价值、减少市场信息不对称性、提高市场效率和定价功能、普及证券投资分析知识、服务机构投资者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为证券公司各项业务发展提供研究支持。
但部分证券评奖活动、买方交流会等暴露出证券研究业务仍存在问题:一是部分研究机构内部制度不健全,激励机制不完善,研究报告发布审核程序不规范,对分析师不合规行为管理不力;二是部分机构研究报告质量控制不严,出现了研究报告标题娱乐化、使用未经证实信息等问题;三是部分机构存在轻研究质量重销售和服务的现象。一些分析师投入大量精力参与媒体评选(评奖),为了博取客户及公众注意力走入拉票、拜票的误区,对行业造成了不良影响,也破坏了卖方分析师的职业声誉。
新规范从自律、他律两个层面,以及公司、行业协会、分析师资质三个角度对证券评奖做出更严格规范。但此后的评奖活动是否真如很多市场人士所言,等同于一次分析师成绩的“高考”?证券分析师的影响力是否真的由评奖决定?在缺少量化指标的情况下,单靠人为投票分出三六九等的券商分析师能代表市场的真实认可度吗?要回答这些问题,恐怕不能简单地围绕评奖“圈子”做文章。
用发展的眼光看,评奖只是一个参考,获奖的分析师不一定真正成才,没得奖的分析师也未必永远被市场抛弃。实现证券行业投研体系健康发展,要真正建立健全围绕投研质量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跳出评奖的“圈子”,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投研评价机制建设、投研队伍培养、投研报告撰写、投研品德修为以及投研效果评估等一系列工作中来。而完成这些工作并非一朝一夕之力,也并非一两个奖项就能说明问题。
对于证券公司来说,要承担起分析师团队建设的主体责任,将研究创造价值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将规范与创新发展落实到行动中去,严格遵守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自律规定;一方面,采取措施切实提高研究报告质量,加强对分析师等研究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研究人员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不得将分析师考核与外部媒体评价单一指标直接挂钩,同时引导分析师正确对待媒体评选结果。
对于监管部门来说,要继续完善行业发展的规章制度,用“良法”让公司和分析师自觉抵制存在利益冲突、不正当竞争等严重影响分析师独立性的评选活动。同时,强化分析师职业道德建设,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自觉维护行业形象和分析师的声誉,不得采用不正当竞争手段参与媒体评选。